合并还是抗战,ofo、摩拜战局分分钟被新融资改变|36氪独家
整个事情的经过和现在的发展走向,比局外人想象的要复杂太多了。
采写 | 杨林、闫浩
编辑|杨轩
如今共享单车的战况和格局,可能会随着一轮新的融资而改变。
36氪从知情人士处得知,ofo已经敲定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融资,近期就会完成,ofo此前的主要投资方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均有参与。
这意味着近期一直在传言的合并,可能不会这么快发生。
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了。36氪从投资业以及共享单车人士处得知,ofo此前其实基本敲定了一笔由软银领导的十亿美金级别的融资,不过后来出现了变数。这个消息尚未能向软银求证。
“还好阿里作为ofo此前的的主要投资方,这次依旧选择站在其背后,”一名共享单车业内人士对36氪说。在ofo这轮融资下来之前,一名投资业人士对36氪分析说,对于这两家公司的走向来说,这个12月份将至关重要,“能谈下来融资,就还有打下去的可能,如果其中一家无法做到或者都做不到,那么创始团队就会变得特别被动”。
在瞬息万变的时局下,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都有可能最终扭转结果的走向。ofo、摩拜双方的创始团队、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投资方,甚至是一些现在看起来还属于局外人士的力量,都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关系,而共同将共享单车终局推向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境况。
逼宫和选择
“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,包括你们已经看到的很多事情,背后都是有投资人在斡旋和操控,整个事情的经过和现在的发展走向,比局外人想象的要复杂太多了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说。另一名接近ofo和摩拜双方高层的人士甚至直接告诉36氪,“某些投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在逼宫了”。
“原来我们以为至少到明年夏天之前,合并都不会发生,不过最近也开始存在各种意外”,无论是ofo还是摩拜,都有员工向36氪表达这样的观点。即使早在今年9月份,就有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方在不断喊话,两家只有合并才有可能盈利,而且抱有这种观点的投资人并不在少数。
不过双方的创始团队还抱有独立运营的希望,至少现在如此。是否能够找到更大的、更有力量的资本方的支持,显然是两家目前努力的重点。
阿里巴巴正是那个理想的控场对象,事实上,它正在成为近期紧锣密鼓的各种消息中绕不开的一个角色。一方面,根据文章开头所提及的消息,阿里正在成为ofo最新一轮融资的主要参与者,另一方面,阿里又在投资已经被永安行收购的哈罗单车。根据一财科技披露,刚宣布完成3.5亿美元D1轮融资的哈罗单车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D2轮融资,金额很有可能会超过D1轮融资的3.5亿美金,而蚂蚁金服有望成为领头方再度跟进。
这让人有点困惑,不过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。“阿里的对策是,自己支持ofo,旗下的蚂蚁金服又在扶持其他的小玩家,避免一旦ofo和摩拜合并,自己的话语权会被削弱”,上述知情人士说。此前虽然阿里领投了ofo上一轮7亿美元的投资,但并没有获得ofo的控制权,后者的控股方依旧是滴滴出行。不过根据一位腾讯系投资人此前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阿里在共享单车领域没有死心,一直在看一些二线品牌,市场前二之后的品牌它都在接触,最终选择了让哈罗单车和永安行合并。
“阿里在这个领域绝对不是想小打小闹地占一些股份,而是要cover(全面覆盖),如果ofo最终和摩拜合并并且没有得到控制权,那么阿里很有可能就会把哈罗单车彻底扶持起来。”上述知情人士说。一个细节是,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后,马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共享单车问题,他表示知道腾讯希望将共享单车企业合并,但共享单车要有公益心态,“不能为了垄断、为了早点收钱而做”。
不支持合并,这似乎已经代表了阿里的态度。此前马化腾曾在朋友圈里一篇报道哈罗单车融资的新闻下留言,“(哈罗单车)被当做支付的推广工具了,可怜了其余小股东被锁死”。言外之意,无论是ofo还是哈罗单车,都被阿里当做获取线下支付的工具,而这也意味着,一旦ofo和摩拜和并,阿里可能会失去ofo这个巨大的线下入口。
不过腾讯的线下入口也包括了摩拜,“和阿里的顾虑一样,这也可能是腾讯现在对合并这件事态度暧昧的一个重要原因”。上述知情人士说。
谈判
一方面是ofo背后的阿里态度坚定,另一方面则是腾讯的摇摆,局势看起来并不均衡。
一名ofo内部人士称,上个月摩拜曾通过滴滴和ofo有过接触,双方一个谈判的重点就是合并,不过这名内部人士没有透露更多的接触细节。
事实上,最近两三个月,双方的接触确实比较密集。不过谁是主导方却有争议,有ofo的投资人透露,摩拜主动要求接触的意愿更加强烈,并一再请滴滴方作为中间人;而摩拜的一个内部人士则告诉36氪,“是ofo一直来找我们”。
无论是ofo还是摩拜,内部员工都向36氪承认,虽然希望能够独立运营,不过并不是没有做好最终会合并的心理准备。而谁能够占据主控方,则是目前博弈的重点。ofo一个接近高层的内部人士称,创始团队目前能接受的合并条件是,ofo作为主导方,合并后摩拜的王晓峰和胡玮炜则要退出管理层。
相信摩拜方的看法则正好相反,毕竟虽然双方都称自己在单量和日活等各项硬指标上更占据优势,但是事实上,根据目前被公开的数据看,还没有一方有压倒性优势。
而且这也不符合两家公司的野心,“ofo的戴威表面温和,但内心其实很坚定,而对于摩拜的王晓峰来说,按照他的年龄,摩拜可能是他创业生涯中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了”。一名熟悉两边创始团队的人士说。
这个过程中,滴滴的角色正变得微妙。首先是11月底滴滴派驻ofo的几名高管集体“休假”出走,一名滴滴内部人士称,那场“出走”发生得很突然,并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导火索很有可能就是ofo和滴滴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,而ofo正式夺回了主动权。
“但是双方为了共同利益,至少现在还是同一阵营,会统一口径”,上述滴滴内部人士说。
看起来滴滴正面临一个复杂的选择,如果ofo和摩拜合并,作为控股方其在ofo的股份占比会受到巨大削减;不过如果不合并,摩拜又在联合首汽约车、嘀嗒拼车甚至是美团等玩家形成一股敌对势力。另一方面,摩拜和美团的重要投资方腾讯也是滴滴的主要投资人,或许正是错综复杂的资本关系,也让滴滴愿意在双方中间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。
变数美团
“即使最终是合并,那么在那件事发生之前,双方也会有一场恶战要打。”一名ofo内部人士说,他判断至少在本月,合并“那件事”还不会发生。
而要打的恶战也许是一场舆论战,也有可能是一场资本战,双方要在最后的博弈中,努力将对手狠狠地踩在脚下。
如果阿里和蚂蚁金服投资ofo的事情落定,那么看起来摩拜似乎落后一步。除了继续争取腾讯等股东的资金外,新的不可忽视的变量也正在出现,例如美团。
多位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,美团和摩拜正在密切接触,“投资和收(并)购的两条线也许都在走,投资的可能性更大一些”。目前美团官方和摩拜的投资方都否认了收购的可能性。
这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,双方背后,都是大写的腾讯,且有着滴滴这个共同的敌人,抱团取暖并不是没有可能。“而且,腾讯这个大家长也在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”,一名美团人士告诉36氪。
从美团的角度来说,从今年2月份在南京上线了打车业务后,其在出行领域的布局越来越重,并在近期宣布将出行战略升级到事业部的高度。“这个过程中,它和滴滴明里暗里的竞争也从未停歇”,上述美团人士说。
美团要重点做出行,只在南京推进的打车业务和在成都试水的分时租赁业务或许还不够,共享单车有可能是其另一个突破口。事实上,美团在共享单车领域一直没有放弃尝试,36氪曾独家报道了今年5月,美团和小蓝单车接触频繁,并差一点成为后者的主要投资方。
另一方面,摩拜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争取的线下流量入口。“美团目前的流量主要集中在线上,如果它的打车和租车业务能进入摩拜的入口,这对美团的出行领域布局会极有帮助。”一名知情人士说。
“不能说美团会是重要的那个潜在投资方,但是如果把摩拜寻求融资看做是一场招标会,那么美团可能会是一个举牌者”,上述美团内部人士称。
这有点让人唏嘘,无论是ofo还是摩拜,也许在大半年前还是各个资本方之间追逐和争夺的对象,炙手可热。不过随着时局的变化、寒冬骑行淡季的到来、盈利困境,以及共享经济泡沫的逐渐冷却,情况正也发生着激烈凶险的变化。
推荐阅读
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